2021/05/13.文/徐慧嫻
《紅樓夢又醫章》是2021年新唐人(NTD.AP)隆重策劃,一部關於中國古典章回小說《紅樓夢》、中醫理論與藥方、和京劇美學相結合的精彩節目。節目內容以深入淺出的方式,介紹曹雪芹如何將中醫知識融入故事情節,並體驗「診脈」、「辯證施治」與「開方用藥」的深度內涵!
本文摘要
弘揚中華文化 受益古人智慧
中醫根源於古老的神傳文化,在《史記》中明確記載,黃帝獲寶鼎與神策。中華民族的「人文初祖」黃帝在位期間,始製衣冠、建舟車、制音律、創醫學、建曆法,其智慧授之於神明,在完成了自己的歷史使命後,就仙登於天,回到了天界。
《紅樓夢》是一部奇書,作者曹雪芹除工詩能畫外,更細膩的描繪出人物性格特點,書中記敘的中醫養生文化和號脈原理,都讓讀者們嘖嘖稱奇。製作團隊為了呈現小說中人物形象,選擇了傳統戲曲京劇,來詮釋大戶人家風範。
「京劇」在傳統訓練中,擺脫外在形體受制於程式的規制,轉而由內而外的散發,以其「精、氣、神」呈現出獨特的表演藝術,因而當我們在觀看時,凝視的正是傳統戲曲中獨特的身段美學。
《紅樓夢》中的大觀園,體現出高超的中國建築之美。《紅樓夢又醫章》與台灣國立故宮博物院攜手合作,巧妙的利用「至善園」靜謐清幽、雕梁如畫的景緻,來重現書中曲橋流水,亭台樓閣的園林設計。這正是《紅樓夢又醫章》希冀能為中華傳統文化盡一份心力之處。


京劇美學再現 紅樓風流人物



秦可卿 — 情天情海幻情身
秦可卿是十二金釵之一,也是書中最早死亡的人物。作者曹雪芹借「情可輕」短暫的一生,欲喚醒深陷「情、淫」二字的人們,能於俗世冤孽中看破、昇華。書中藉中醫號脈,清晰道出秦可卿的病因,還能解讀其性格。到底秦可卿花樣年華卻早逝的真正原因為何?一個人的性格和她的身心健康有著絕對的關係嗎?中醫是如何解讀呢?請見本集分曉。

王熙鳳 — 機關算盡太聰明
十七歲開始掌管賈府,二十五歲卻已撒手人寰!賈府為一方權貴,連御醫都可請到家裡來看診;每日的飲食也是極其養生,在這樣優渥的環境裡,絕頂聰慧的王熙鳳為何只留下年幼的巧姐兒便離世。書中說她爭強好勝,隱瞞了自己的病情,終於引發「血山崩」,為自己的早逝埋下禍根。若真是這樣,中醫還能妙手回春嗎?且聽鄧正梁醫師娓娓道來。
妙玉— 凡心云空未必空
妙玉是賈府大觀園裡帶髮修行的女子。賈母帶劉姥姥來到妙玉居處品茶,妙玉知道賈母方才食完酒肉,貼心為賈母奉上可解膩的「老君眉」,此茶也與賈母身分匹配;但她卻對更年長的劉姥姥鄙夷萬分。妙齡的妙玉貌美如花,身處如萬丈紅塵的大觀園,凡心自是難了?曹公多處對妙玉與「茶」頗有著墨,箇中可有玄機,沏上一壺茶,且慢慢觀來!


責任編輯:Sunnia Lin